一文读懂石墨烯
2016/04/15 09:34
新金路 --
中国宝安 --
新华锦 --

1. 石墨烯是什么?

石墨烯:独特的单碳单层二维结构赋予其众多优异的性能。石墨烯(Graphene)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独特的结构使其具备了诸多顶尖的性能。石墨烯是已知的世界上最薄、最坚硬,同时导热率、载流子迁移率最高、而电阻率最小的的纳米材料。

2. 石墨烯可以用来做什么?

石墨烯具备多种优异性质,未来下游应用市场有望达到万亿级别。石墨烯具备众多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微观量子性质。它是目前最薄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具备透光性好,具备导热系数高、电子迁移率高、电阻率低、机械强度高等众多普通材料不具备的性能,未来有望在电极、电池、晶体管、触摸屏、太阳能、传感器、超轻材料、医疗、海水淡化等众多领域应用,可以说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先进材料之一,未来的市场空间有望超过万亿。 

3. 石墨烯更容易在哪些方向产业化?

石墨烯技术开发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热点前沿,中国技术储备实力雄厚。目前美国、英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产业化开发处于相对前列。全球范围内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截至2014年7月底的最新数据表明,有关石墨烯产业化相关专利,中国排名第一,技术储备相对丰厚。未来一旦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成功,中国有望在未来全球石墨烯产业格局中占据先机。

石墨烯目前正处于产业化攻坚阶段。目前石墨烯产业关键和难点是相关材料的制备、转移技术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上述进程推进尚需假以时日。鉴于石墨烯优良的性质和未来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看好当前有相应技术储备的公司,或与研究机构有广泛合作的公司,未来一旦石墨烯顺利产业化,此类公司的研究成果有望快速转化为公司业绩,在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目前涉及到石墨烯业务的上市公司较多,均处于研发试验或新涉阶段,尚未对业绩构成实质性影响。

产业方向:

目前石墨烯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构成的薄膜,另一种是由多层石墨烯构成的微片。石墨烯薄膜又分为单晶薄膜和多晶薄膜。其中单晶薄膜可以用于集成电路等电子领域,但是产业化尚待时日。而多晶薄膜有望在5-10年内实现产业化应用,替代ITO玻璃用于制造触摸屏(特别是柔性制造屏)和其他需要透明电极的领域。除了纯石墨烯之外,另外还有很多石墨烯衍生物,未来也会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总体而言,石墨烯未来应用领域将主要集中在电子、新能源、生物医疗、高精度制造业、水处理等高精尖技术领域。

招商证券认为:从产业化实现角度看,石墨烯有望最先应用于电子技术领域。

1)纳米传感器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纳米传感器具备尺寸小,精度高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原子级别的传感器与宏观传感器相比,具备多种独有的微观性质,显著拓宽了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纳米传感器广泛应 用于生物、化学、机械、航空、军事等方面。目前主要的纳米传感器主要包括纳米磁敏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和纳米光纤传感器。由于纳米传感器尺寸主要取决于探针针头大小,所以传感器尺寸显著减小,同时相应时间大大缩短,满足微观高精度测量需要。随着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的需要,纳米气敏传感器的研发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未来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

2)石墨烯电极

石墨烯良好的电导性能和透光性能,使它在透明电导电极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试验证明,石墨烯比表面积高达2600m2/g,导电性极高,且储能效率是现有材料的近两倍,是理想的电极材料。

石墨烯作为电极使用时,其比表面积显著超过其他材料。因此,石墨烯在取代其他电极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即便是目前商用超极电容器使用的活性炭等材料,比表面积也不过1000-1800m2/g左右,石墨烯的电学综合性能显著超越当前的各种材料,未来有相当大的应用空间。未来石墨烯有望应用在多种领域,包括汽车、电子、电气化机械等。

传统的电极材料多采用ITO(铟锡氧化物),但是铟元素价格昂贵,而且较为稀有。行业正在寻找一种成本更低的材料,以替代ITO材料。石墨烯以其独有的导电透明性质成为备选材料。采用石墨烯制成的透明电极,不仅具备传电极的导电特性,同时还可以弯曲折叠,在搭建过程中可与建筑构成一体化,更加经济和实用。透明导电电极不仅应用于太阳能领域,同时还可应用在触摸屏、液晶屏、发光LED和超级电容等多种光电领域。目前全球实验室将石墨烯电极应用至上述多类型产品,包括触摸屏和超级电容。若能成功商业化,则未来有望改变电子行业制造格局。 

①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替代多晶硅

目前太阳能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即含碳化合物)代替昂贵的高纯度硅板,以制作价廉质轻且柔性的太阳能电池。但是这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到与有机太阳能电池匹配的柔性的、透明的、低成本的电极材料。

石墨烯制成的透明导电薄膜,不仅具备导电、透明等太阳能转换器件所必备的性质,还具备金属材料所不具备的柔性。同时,此种薄膜具备对中远红外线高透性质,能显著提升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是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

对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相对廉价耐用,同时,石墨烯有望替代金属。石墨烯可以弯曲且透明,兼有传统材料具备的多种性质,未来有望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使太阳能用于日常照明和采暖等日常应用。目前的单层石墨烯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大约在8%左右,最高转换率为15.6%,如果石墨烯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同时生产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未来应用前景显著拓宽。

②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是基于高比表面积炭电极/电解液界面产生的电容、或者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的表面及体相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存储和转换的电子元件。其构造和电池类似,主要包括正负电极、电解液、隔膜和集流体。

试验证明,石墨烯有望成为新型高效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目前,已经研究出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新型微型超级电容器,此类电容器外形小巧,充放电速率高,同时具备极佳的机械柔性。与传统固态电解质相比,石墨烯电介质可显著提升电容器容量及耐用时间,可以与薄膜型锂离子电池相媲美。这种新颖的石墨烯微型电容器有望应用于MEMS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传感网络、柔性显示器、电子报纸,及其多种生物体内电子设备的储能器件。

研究表明,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速度比传统电池快1000倍。此项技术若能商业化,未来汽车或手机充电时间有望缩短至数秒级别。目前,超级电容器主要的技术瓶颈在于提升介质能量密度,同时需要将成本降低。如果超级电容器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则未来的应用范围有望大幅提升。

③石墨烯触摸屏

触摸屏是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又一大热点。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全球触摸屏需求量也随之大幅增加。预计未来此种增长需求仍将持续。

石墨烯触摸屏研究处于前列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而目前开始产业化的公司也有韩国三星、日本索尼、二维碳素、美英的CambriosTec以及3M。日本东丽、东芝、索尼产研和信越化学、三星等厂商在石墨烯研究方面进展迅速。 

3)其他应用

①LED散热材料

与传统光源一样,LED在工作期间也会产生热量,而热量多少取决于发光效率。在外加电能作用下,电子和空穴的辐射发生电致发光,在PN结附近辐射出来的光经过芯片本身介质和封装介质才能抵达外界。综合电流效率、辐射发光量子效率、芯片外部光透出效率等,最终只有约30-40%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其余60-70%的能量主要以非辐射点阵振动的形式转化热能。

石墨烯由于其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导热效率,未来有望成为LED导热领域的新型应用材料。目前报道有科研机构利用分离出的石墨烯制备复合材料,以研发取代IC产业用硅晶圆,不仅用于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极,同时还可解决LED照明的散热问题。

未来有望采用石墨烯解决LED照明散热问题,以生产更大功率的LED照明设备。

②石墨烯集成电路

半导体产业界存在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至2年提高一倍,即加工线宽缩小一半。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定律在未来十年内将继续有效,而十年之后,摩尔定律将很难继续有效。主要原因在于,硅材料的加工极限一般为10纳米线宽,尺寸再继续下去,将会产生量子效应,原有的宏观物理原理不再适用。以此,电路线宽小于10纳米,产品的性能稳定将无法保证。

可是现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新材料的出现,极有可能打破摩尔定律的天花板。相比硅材料,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电子迁移率更高、尺寸更小,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载流子传导率,可以用于制作性能优良的微电子器件。

未来石墨烯集成电路有望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电子终端运行速度更高、能效更低、成本更低。

③石墨烯用于其他领域

医疗领域。作为一种二维平面结构的新型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及电学性质。未来有广泛应用于纳米电子器件、传感器、药物载体等医疗领域。

生物传感器是生命分析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石墨烯制成的生物传感器对生命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能源电池领域。电动汽车最大的瓶颈是安全、高性能、快速充放电的低成本动力电池,而高性能动力电池的核心是电极新材料创新。石墨烯是制备高性能充电电极的优选材料。从理论上的微观角度来讲,如果石墨烯层面能够聚合烯键,就能聚合成高性能导电电极骨架,从而大幅改善动力电池的性能。首先是降低电极电阻,大幅改善电池充放电能力,提高充放电速度,其次是克服锰酸锂高温缺陷和深度放电效果欠佳从而导致电池循环性急速降低的缺陷,未来有望替代现有的电极材料技术,进一步提高电池综合性能。

4. 相关公司

目前涉及到石墨烯业务的上市公司较多,均处于研发试验或新涉阶段,尚未对业绩构成实质性影响,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储备有石墨烯技术的相关上市公司以及石墨烯产业化逐步推进所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①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是全球最大的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商。(全产业链+锂电池负极材料)

中国宝安旗下的贝特瑞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拥有完整的石墨产业链的企业,公司在2011年11月完成石墨烯中试线建设并投入生产,目前公司有关石墨烯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负极材料领域。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目前在锂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占据了全球市场近40%份额,三星、LG、松下、日本三洋、比亚迪和天津力神等都是贝特瑞的客户。

贝特瑞多个产品技术稳居全球第一,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产品包括石墨、硅碳、软碳、硬碳和正极材料几大类,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是多项国家产品标准制定参与者。负极材料产能:深圳3万吨,天津0.5万吨,黑龙江0.3万吨。

全球负极材料龙头:负极材料产能2013年出货量17000吨,市场占有率约40%(全球市场占有率),远超同业规模;正极材料产能:现有1800吨,拟扩产至3000吨;石墨矿产能:60万吨,精粉5~6万吨;竞争优势:性价比优势+产业链优势+领先的技术优势:研发与松下等国际顶尖公司统一水平,与国际顶尖的同行成立联合技术中心。下游客户遍及中日韩,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国内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主要受益者。

②烯碳新材:转型至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负极材料+材料)

公司在2013年度完成了战略转型,从房地产业转向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实现了烯碳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制订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根据公司烯碳产业集群的布局规划,公司旗下产品包括:资源类、应用类和科技类前沿产品。2013年公司完成战略布局:(1)置入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40%股权,(2)置入奥宇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和黑龙江牡丹江农垦奥宇石墨深加工有限公司51%股权,(3)投资参股连云港市丽港稀土实业有限公司,基本完成石墨碳、耐火碳和活性碳之基础产品布局。

公司新的主营业务是石墨类产品、石墨烯及纳米碳、碳素类产品、耐火材料、活性碳类产品、烯碳新材料、稀土碳基复合材料、矿产品、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烯碳新材料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

201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实现净利润6,623万元,比上年增长56%。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材料产品销售及房地产销售,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资产置换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即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和鸡东奥宇石墨烯碳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实现的净利润大幅度超出置出资产,即银基发展(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上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银基烯碳新材料研究院坐落于连云港碳产业园内,占地3000平方米。烯碳新新材料研究院致力于以石墨烯及碳基复合技术为导向的碳新材料技术研究,目前已与清华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与多方面开展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介孔活性碳(2)汽车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碳电热材料(4)石墨烯/石墨烯复合材料(5)超高纯石墨(6)石墨烯纸等。

当前已经公告的石墨烯项目是石墨烯负极材料项目,由子子公司奥宇石墨集团筹建,建设期限两年,预定2014年下半年完工。建设用地30公顷,一期工程建筑面积8.5万平米,建设年产鳞片石墨4万吨、球形石墨1万吨、石墨烯负极材料4千吨生产线及尾矿库工程。总投资5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4亿元,利润2亿元,税金2亿元。本项目生产以奥宇石墨集团及台湾技术团队为依托。在石墨深加工技术方面拥有专利13项,其中负极材料方面有3项为世界领先技术(分别是: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200910249936.7]、一种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铜/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生产工艺[201010181432.9]和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颗粒合金金属包覆方法[201110096054.9])。

金路集团:与中科院金属所合作。(散热+电池材料)

早在2011年6月,金路集团与中科院金属所签署《技术开发合同》,双方预定在“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与产业化技术研发”方面继续展开合作。双方同意在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展开平等互利的合作,金属所负责具体研究开发工作,并提供产业化可行性报告;公司负责提供研发经费,并组织相关团队进行产业化及市场开发方面的工作。

金路集团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开发电池级石墨烯技术已于2012年11月对共同完成的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通过了成果鉴定。公司在研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基三位网络散热材料、石墨烯基动力电池项目。在石墨烯透明导电膜方面,金属研究所能制备出4英寸的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

2013年12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论文《超快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基于石墨烯的三明治结构》发表,该论文主要讲的是高容量、长循环寿命、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的新型石墨烯锂硫(Li-S)电池的研发。这一研发取得锂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该项科研成果主要有四点:一是该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为2567Wh/kg,目前常用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40Wh/kg,因此新型锂硫电池的储电能力是目前锂电池的18倍以上。二是该电池一次充电多在6分钟以内完成;三是其循环次数及电池寿命高于目前锂电池百倍,电池寿命超过30年,四是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2014年3月,金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金属所前期的合作,主要包括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功能涂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石墨烯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技术研发,石墨烯三维网络材料应用技术研发等;2014年年度研发计划包括: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导电油墨以及防腐涂层中的应用研发。中科院的这项革命性技术,是中科院金属所自己独有。但是金路集团与金属所前期的合作,即石墨烯材料在电池及电池以外的应用科研成果,金路集团拥有50%的股权比例。金路集团表示,当前中科院金属所的锂硫电池,还只是在实验室里制备出来的样品,离中试和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中泰化学:参股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35%股权,凯纳是全球首家提出“石墨烯微片”的公司,是国内首家从事石墨烯、石墨烯微片生产研发的新兴专业化高科技企业。(材料)

厦门凯纳自2006年启动石墨烯技术的研发,并于2010年5月正式注册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的企业,率先向国内外提供高品质的石墨烯相关产品。

公司于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石墨烯微片”的产品概念,并逐渐被业界所认可。2012年4月,公司受中科院之邀,撰写了《2012科学发展报告》中石墨烯的相关专题,关注当前国内外石墨烯发展态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KNANO品牌KNG系列石墨烯、石墨烯微片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石墨烯、石墨烯微片为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公司目前已经获得了石墨烯方面的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了KNANO、KNG两项注册商标。

7月15日,中泰化学披露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研发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厦门凯纳与中泰化学项目组的研发工作计划,项目组技术研发人员已于近日进驻公司研发实验基地,开展石墨烯与PVC聚合相关试验,试验工作按计划推进。厦门凯纳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17项发明专利,其中被授予4项发明专利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权。

康得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康得新石墨烯应用科技。(光学膜)

公司拟在张家港设立张家港康得新石墨烯应用科技,注册资本1亿元,为康得新全资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石墨烯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应用,石墨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目前公司正在执行注册等相关后续手续。

公司设立石墨烯科技,主要致力于推进公司石墨烯系列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并通过对外投资、技术引进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石墨烯应用领域的地位,并为公司在新材料领域产业链布局打造着力点。

目前,公司所涉石墨烯相关业务尚处于引进和投资阶段,尚未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实质性影响。

预计石墨烯未来应用领域和公司主营业务的应用领域有较大关系,公司涉足石墨烯领域,未来有望与公司现有经营业务生产线进行整合,进一步拓宽公司的经营范围,增强公司的经营业绩。

东旭光电:目前,公司已和北理工设立合资公司作为石墨烯产学研平台,主要方向为高性能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的研制与产业化;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的研制与产业化;石墨烯技术应用及其他光电显示材料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透明导电膜+散热)

此外,鉴于石墨烯未来广阔的应用空间,公司还与北京现代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打造石墨烯投融资平台,围绕石墨烯产业链各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德尔未来:深入布局石墨烯新材料全产业链,打造成长“第二引擎”。(锂电池材料)

公司已入股博昊科技、烯成科技及烯成新材,并与厦门大学开展石墨烯新材料研发合作。公司致力于打通石墨烯资源、研发、产业化应用、技术孵化平台等全产业链,尽管短期业绩不明显,但中长期将给公司业绩带来积极贡献。值得关注的是,稀成新材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石墨烯公司,未来对公司石墨烯产业化将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力合股份:本身没有石墨烯相关业务,但是通过子公司参股了二维碳素。2013年5月,二维碳素年产3万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建成投产,石墨烯触控手机新品也随之发布,石墨烯产品正式形成市场销售;公司预计在2014年达到20万平方米石墨烯薄膜材料生产能力。(导电薄膜)

乐通股份:与宁波墨西签署了《石墨烯油墨项目合作协议》,商定组建合资公司从事石墨烯油墨的研发和生产,计划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400万元(占80%股权)。乙方以石墨烯油墨的相关技术作价出资600万元(占20%股权),宁波墨西承诺将以最优惠的价格向合资公司稳定提供石墨烯原料,双方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帮助合资公司。(石墨烯油墨)

华丽家族:华丽家族控股股东南江集团及皙哲投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研发团队于2012年4月组建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投建世界上第一条量产石墨烯生产线。石墨烯产品的成熟并走向产业化还需后续大量的研发和投入,而南江集团暂无将石墨烯项目转让或指定给上市公司的计划。(量产原料)

方大炭素:没有石墨烯相关的产品,公司当前取得一项石灰石制备石墨烯方法专利,目前石墨烯终端产品产能是日产10公斤。公司正在加紧研发石墨烯,尽管全球对石墨烯下游均存在不确定性,但能够肯定以后是新型材料。公司其他的重点产品包括锂电池负极材料、高性能吸附材料以及江城碳纤维的碳纤维产品都代表着未来的高端材料发展方向。(锂电池材料+原料制备)

中天科技:投资1.2亿元进行石墨烯新材料研发及生产,与动力电池业务一脉相承的,石墨烯有望给动力电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幅提高其容量和充电速度。(电极材料)

宝泰隆:公司今年以来积极向石墨烯产业链转型,上游获得石墨矿探矿权,未来将为石墨烯加工项目提供石墨原料;中游方面成立石墨烯新材料公司,将加快前期公告的石墨烯加工项目落地,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有单层石墨烯材料产出;下游应用领域,公司前期与清华大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动力电池石墨烯材料应用方面展开多项合作,公司将优先应用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公司石墨烯方面的产业愿景已显现,将充分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前景可期。(矿权+锂电池材料)

格林美:技术团队背景深厚,对赌协议有力促进石墨烯产品产业化。深圳动力创新由刘剑洪教授等高校核心技术团队成员组成,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开发,掌握了石墨烯在电池电极材料、电子导电材料和超细粉体材料等关键材料领域应用的系列关键技术,并就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运用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实力十分深厚。公司与之合作有望产生协同效应,推动公司原有电池材料、超细钴镍材料等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同时合作各方同意,合营公司将力争材料产品在三年内达到年度产值人民币3000万元或以上,且年度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000万元或以上,如未能实现上述目标,公司有权选择终止合作,并按累计出资总额的130%将股权出售给深圳动力创新公司或刘剑洪。(电池电极材料、电子导电材料和超细粉体材料)

莱宝高科:与中科院重庆院(重庆墨希第二大股东)开展了石墨烯触屏的实质性合作,已经实现了石墨烯触屏的关键技术突破,在石墨烯图案化技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触屏)

大富科技:与瑞盛新能源展开合作,拟出资6亿元成立合作公司,瑞盛在石墨领域具备自天然石墨开采至提纯至石墨新型材料深加工的整条产业链生产能力,各类石墨应用产品齐全,应用市场广阔。(上游产业链)

悦达投资:公司2012年将石墨烯新材料纳入主营业务。2013年10月,公司出资2000万全资设立江苏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公司设立后,公司将持有的江苏悦达墨特瑞新材料公司70%的股份转至新材料公司。目前,该公司研发的石墨烯导热膜已引进两条生产线,其中第一条已建设完成,进入工艺调试阶段。新材料公司计划2014年生产石墨烯导热膜8万平方米,销售石墨烯导热膜7.2万平方米。(石墨烯导热膜)

新纶科技:石墨散热材料满产满销,新材料业务稳步推进。(散热)

瞄准新材料广阔蓝海市场,“石墨散热膜”满产满销预示未来良好前景。在传统主业受制下游需求难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充分发挥下游多为消费电子客户的特点,切入新材料领域,以消费电子用新材料为切入点,利用“同源客户”来快速放大销量。

中超控股:看好石墨烯在电线电缆方面应用。(导电电缆)

开展石墨烯复合材料研发,增强竞争力。2014年1月,公司出资700万元与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西安交大技术成果转移公司、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公司一起合作设立石墨烯公司,公司占股70%。重点合作内容为开展石墨烯材料在电线电缆领域应用研究及产业化推广。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采用该材料制造的电缆,使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明显下降,可以大大提高均化电场的效果,电缆的使用年限、运行的可靠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合资公司拥有四家公司的研发技术及推广渠道,具备了研发制造的背景和能力,未来值得看好。公司也将因此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014年7月16日公司收到石墨烯复合高半导电聚烯烃屏蔽电力电缆专利。公司接连取得相关专利,说明公司拥有一个专业的研发团队,研发能力非常强。公司在石墨烯领域的步子越迈越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鑫龙电器:安徽杰偌新材料公司领军人物JiapingHan先生和其5个团队成员:顾全、谭国龙、崔大祥、陈天蛋以及潘君友,合计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多达100多项(目前我们已查明42项),团队成员在国际和国内新材料领域均为顶级专家,堪称豪华阵容。

JiapingHan先生于2007年5月已在美国成功申请关于“使用工业废料制造低消耗材料墙板的方法”的发明专利,此方法也可用于替代传统水泥生产工艺;另崔大祥博士于2012年5月在中国成功申请“基于氧化石墨烯自催化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为工业化生产石墨烯复合材料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材料)

新华锦:新华锦集团重点打造两个“中心”、两个“基地”。两个“中心”是国家级石墨科技研发中心,全国性石墨科技及产品交易中心;两个“基地”是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型战略平台和产业基地。此外,青岛大学与新华锦有合作的石墨烯研究中心。(

南洋科技:公司参股合肥微晶,是由中国科技大学数名在校博士和硕士领衔创办的以生产石墨烯等先进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石墨烯生产企业。合肥微晶研发的产品主要分为石墨烯膜、石墨烯粉体和3D石墨烯,目前已有小试和中试的产品销售给客户。(材料)